反对任何男女比例有差异的职业时,都有人说“不应该根据性别应该根据能力选拔”。然而如果真的是根据能力选拔,性别比例应该无限接近50%。除非能用实验证明在这个职业上性别真的会导致能力差异。不能证明的话,就只能说明是外部因素限制了某个性别就业。无论是追求自由还是追求公平,都要去掉这个外部因素,所以这不是一个左右分野上的政治问题,而是个科学问题。
在解决这个问题上,是使用强制力量把比例掰正,还是坚持原则慢慢教育慢慢改正,这才是政治问题。
反对任何男女比例有差异的职业时,都有人说“不应该根据性别应该根据能力选拔”。然而如果真的是根据能力选拔,性别比例应该无限接近50%。除非能用实验证明在这个职业上性别真的会导致能力差异。不能证明的话,就只能说明是外部因素限制了某个性别就业。无论是追求自由还是追求公平,都要去掉这个外部因素,所以这不是一个左右分野上的政治问题,而是个科学问题。
在解决这个问题上,是使用强制力量把比例掰正,还是坚持原则慢慢教育慢慢改正,这才是政治问题。
我觉得两种都有必要。长远来看,只要坚持原则,偏见会慢慢消失。但是长远来看,我们都会死的。短期的修复的缺失是对现在的女性的不正义。
不过,我们也要承认,如果只把比例当作目标,也会带来问题。例如,由于各种偏见,很多女性没有得到公平的参与机会,因此也相对缺乏经验。如果为了比例而把位置交给她们,就相当于让相对缺乏能力的人做事。这对更有经验的男性不太公平。而且,这给了对女性有偏见的人攻击女性的借口,对减少偏见是不利的。
所以我认为,在设立性别比例目标的同时,还要做一些别的事情。例如,在训练和教育阶段就鼓励女性参与所有的事情,给她们公平的机会,而不是只在一些公众能看到的位置搞tokenism。性别比例目标应该作为减少偏见的努力的一部分,而不是单独存在。
暫時靠强制兜底(比如規定某一性別不得少於40%),長期可以考慮取消。就像你説怎麽扶貧,肯定是短期内給物資和錢,長期看則是幫找工作和學習技能。
不過對於第一條最好要對等執行,雖然少見,不過法國最近有次某市某部門,女性席位超了,結果負責人都嬉皮笑臉,不覺得問題嚴重。。。
拜託,大幹快上力爭上游什麼時候有過好結果
強制設定性別比例就是個笑話,原因都已經有人指出了
如果為了比例而把位置交給她們,就相當於讓相對缺乏能力的人做事。這對更有經驗的男性不太公平
而且,這給了對女性有偏見的人攻擊女性的藉口
這和扶貧還真就不能直接類比。『給物資』,『給錢』至多是一種輔助,尚不至於直接砸人飯碗。強制規定比例就不一樣了,例如某工位目前九成以上為甲性,現在規定乙性必須過半,那多出來的那四成是不是要直接掃地出門?企業招不進足夠的合格乙性員工,於是為達標招了一批什麼也不幹的吉祥物充數,帶來的額外負擔誰負責?用硬性規定讓甲性員工僅僅因為自己的性別就要掃地出門,和當下詬病的種種隱性歧視比起來豈不是更大的性別不平等?
在訓練和教育階段就鼓勵女性參與所有的事情,給她們公平的機會
只要假日時日,增加培訓,就可以扭轉。
同意這幾個觀點。在教育中改變一些類似『某某職位就是甲性做的,乙性不要摻和』的觀念,給女性同等的機會,讓其獨立競爭,而不是強制設定比例,像養豬一樣把女性推到職位上供起來,恐怕才是真正尊重女性的做法。
(順便囉嗦兩句,記得之前在2047也看到過一些關於編程界的性別比例問題的帖子,說是女性程序員之所以稀少和女性自己的觀念也有關係,即不少人認為程序員就是男性幹的,和女性無關。由此可看出大概改變一些類似『某某職位就是甲性做的,乙性不要摻和』的觀念恐怕比加強培訓更重要吧..)
(其實都是老生常談,但依據自己的經歷得出結論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的)